扭伤科普

科普园地--踝关节扭伤的防与治

 

一、踝关节扭伤的定义: 急性外侧踝关节扭伤(LAS)是在外力作用下,踝关节向一侧活动而超过其正常活动度时,引起关节周围软组织如关节囊、韧带、肌腱等发生撕裂伤。

二、发病原因:多因行走、跑步、跳跃或下楼梯时,踝关节突然向内或向外翻转导致。

三、危险因素:穿高跟鞋、运动鞋不合脚、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行走或运动、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不足等。

img1     img2

四、症状与诊断:伤后迅速出现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,随后出现皮肤淤斑,严重者患足因为疼痛和肿胀而不能活动;根据病史、临床表现及X线、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。

五、影像学检检查在诊断中的应用:

img3

1.       X线检查:主要用于初步评估踝关节骨骼结构,可发现骨折、关节脱位等明显异常。

img4

(二)MRI检查:能够详细显示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,如韧带撕裂、肌腱损伤等,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。

img5

(三)超声检查:可用于辅助诊断踝关节局部软组织损伤及炎症,具有无创、便捷的优点。

 

6.       扭伤后的处理误区:

红花油按摩

1.       误区一:抹红花油/药酒、按摩,早期使用会加重组织水肿、出血,不利恢复。

禁止热敷

2.       误区二:热敷,受伤的48-72小时应冰敷。

 

运动卡通1.webp     红叉2

3.       误区三:活动,伤后继续活动或行走,会加重关节负荷,受伤组织进一步充血肿胀。

 

7.       正确处理方法:

 

 

 

1.       P 保护(Protection):保护受伤部位,不要受到二次损伤。不要过度牵拉患处,减少疼痛以及避免再次受损。若有明显肿胀、畸形、开放性创面、出血等,立即就医。

 

2.       OL 适当负重(Optimal Loading):适当负重锻炼,是保护措施的延续。需要一定的休息,但也不能一直休息,应适当锻炼。

 

 

3.       I 冰敷(Ice)也称冷疗:受伤后48-72小时内,应该尽可能早地使用冰敷,不宜使用热敷(热敷会导致血管扩张,肿胀加重)。

 

 

4.       C 加压包扎(Compression):在受伤后的24-48小时内用绷带对扭伤部位进行加压包扎,可减少出血和肿胀。

 

5.       E 抬高患肢(Elevation):将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以上,有利于血液回流,减轻肿胀。

 

 

8.       总结口诀:一护二载三冰四压五抬高,用对方法很重要

440e92a343ada8b22e9cb6637769bb6

--什邡市中医医院主管护师潘维

创建时间:2024-12-25 16:00
首页    健康科普    扭伤科普